2011年8月27日

Active Child - You Are All I Se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Release : 2011.08.23

Active Child因近期所連續發行的EP「Sun Rooms」、「Curtis Lane」而獲得了樂評音樂人不小的注意,NME將他評選為2010年最佳新晉樂隊之一,連一直以來毒舌的Pitchfork也給了Active Child近八分的高度評價。

以Active Child為名的創作主腦Pat Grossi,小時候就是唱詩班少年合唱團的團員之一,2008年末Pat Grossi興起製作音樂的念頭,嚐試將不同音樂元素加以融合,最後愛上電子音樂與褔音音樂碰撞的火花,始開始以Active Child為名創作電子音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作為專輯同名開場曲的"You Are All I See"無疑是與聽者最初的美麗邂逅,層次分明的豎琴正要展翅高飛;躍動的電子合成器,調頻神聖絲絨般的電子音場"Hanging On";與How to Dress Well所合作的R&B基調單曲"Playing House",優美的合聲洗滌漸入佳境;"See Thru Eyes"、"High Priestess"可謂是此張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單曲,飄渺廣闊的音律景色在聆聽者眼前漾放開來;細聽"Shield & Sword"還保有激光四射的電力能量,怪誕的豎琴弦音亦趨亦步跟隨,著迷它蕭瑟悲慘的氣息圍繞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以福音音樂為底蘊,Pat Grossi運用年少時的合唱經驗,展現寬暢的音域和嗓音,時尚的電氣流轉旋律其中,豎琴和弦脫俗盎然,在堆砌夢幻的意境氛圍上毫不吝嗇,真假音的轉換間更顯樂韻之細膩純美。

Official    MySpace    Last.fm    Amazon  

2011年8月22日

Cicada - Sunburst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Release : 2011.08.15

即使擁有豐富混音經驗的Aaron Gilbert和Alex Payne於一身所組成的二人電子組合Cicada,2006年首張同名專輯也是催生了近四年時間才正式完成錄製,由兩人操刀電子旋律,主聲部份則找來不少歌手及樂隊主唱擔任,例如Editors主唱Tom Smith就曾在Cicada的作品中獻聲。

首張同名電子專輯結合House電流與Disco舞拍,整體而言算是非常標準且制式化的電子音樂;2009年發行第二張專輯「Roulette」卻轉而刻意削弱時尚的House節拍,轉而投入黑白復古律動的情懷,請來冰島女歌手Anna獨挑大樑近半單曲,空靈矯情的唱嗓,純美剔透,色香誘人,與比利時電子樂隊Sylver女主唱Silvy冰涼的聲線如出一轍,最愛單曲"Love Don't Come",旋轉的音頻總覺得過於甜美,讓人禁不住都想衝動好好談一場戀愛;「Roulette」袅袅迷幻氛圍繚繞,微潛其中,就有了喜歡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「Sunburst」的主聲名單中也可發現不少熟悉的名字,包括英國樂隊Athlete主唱Joel Pott最近正和Adele巡迴表演的新人歌手Elviin Smith、Black Cherry主唱Megane Quashie...不等。

Disco拍點在"Come Together"的旋律中規律地跺著循序漸進的步伐;"Hit My Ego"由Joel Pott盡情釋放搖擺的放克能量;而早先所推出的新單曲之一"Fast Cars",前後奔騰肥厚繽紛的電流;拉丁曲式的"Woh!"狂放熱鬧不已;由DJ Frankie KnucklesJamie Principle於1984年所合作的House始祖經典單曲之一"Your Love"也被Cicada拿來重新混音包裝一番;以中東音樂入樂的"Magnetic"在專輯中無疑顯得相當另類;另外單曲"Don't Stare At the Sun"則為搭配電視廣告(Revlon CF)由知名女演員Jessica Biel所獻唱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第三張作品「Sunburst」,Cicada在電氣的運用上似乎又有了新的突破,有別於「Roulette」昏黃色調的翩然悸動,「Sunburst」除了突顯貝斯、鼓點、吉他...等樂器運用編製外,更不斷大量添加Disco、Funk、Soul....等元素,共譜電音奏鳴曲。

Official    MySpace    Wiki    Last.fm    Amazon

Infatuation      Roulette

2011年8月21日

Mat Kearney - Young Lov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Release : 2011.08.02

Mat Kearney的音樂一直以來總是以詩畫般地淡淡美感帶給我相當多的落景觸動,2006年一曲"Nothing Left to Lose"堪稱Mat Kearney的經典之作,頻率影響總讓我每每聯想到澳洲男歌手Damien Leith,"22 step"異曲同工之妙有故事性的樂音傾吐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不少單曲紛紛被相中用於美國熱門影集的背景音樂,無形中也為Mat Kearney於2006年所發行的第二張專輯「Nothing Left To Lose」達到了最好的宣傳,同名單曲在美國當地熱銷大破五十萬張,而闊別三年帶著第三張作品「City of Black & White」回歸也同樣表現不俗,一舉打進Billboard專輯榜第七名的好成績。

Mat Kearney在「Nothing Left To Lose」中的角色就像飄泊的詩人,用沙啞滄桑的嗓音吟唱上演著與聽者心有戚戚焉的情節,"Undeniable"在民謠吉他刷奏下,融入"Rap"節拍自然又是一種有別於"Nothing Left To Lose"的另類新鮮耳感;至於第三張專輯「City Of Black And White」,整體編曲對我而言仍顯過於枯燥,共鳴感實在不高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醞釀兩年的第四張作品「Young Love」,旋律越有趨於流行化的跡象,輕盈的曲式也一掃先前的抑鬱多愁氣息,不能免俗地電氣運用更為噴香每個拍點的味覺。肆意湧盪的"Sooner or Later"、琴韻揮灑的"Chasing the Light"樂此不疲地與雙耳共渡舒服時光;喜歡「Nothing Left To Lose」的濃稠鹹澀,但我更糾纏於「Young Love」稀釋後如沐春風般的柔軟明朗。

Official    MySpace    Wiki    Last.fm    Amazon

2011年8月14日

Lowline - Lowlin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Release : 2011.07.05

"More Manchester greats" – by NME

組建於2007年曼徹斯特新銳Lowline在發行了幾首單曲EP後,即在英國獨立樂界掀起了不小的漩渦風浪,NME和The Guardian都紛紛對其投注了寵愛的關愛眼神以及高度評價,曾與The VerveOasis共同製作數張專輯的音樂人Owen Morris獨具慧眼相中Lowline的潛力,幫助Lowline製作並發行了幾支單曲,在尚未有任何唱片廠牌的支持宣傳下,單曲依然在短時間內迅速售罄,加上英國不少電台DJ的賞識相挺,強力放送Lowline的音樂單曲;而有幸與The EnemyThe Happy MondaysThe Charlatans巡迴表演又是樂隊的一大契機,以此攢積不少人氣的Lowline終於引來唱片廠牌Townsend Records的注意與之簽下合約。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儘管自出道以來就頗受幸運之神眷顧,但樂隊成員還是曾因為一些意外事故導致Lowline強迫性的暫休;為了讓更多樂迷聽見Lowline的音樂,他們也在歐洲展開了忙碌的巡迴表演旅程,直至去年才開始正式投入首張專輯的錄製準備工作。

不只Owen Morris,連Oasis的吉他手Nick McCabe也對Lowline青睞有加,而新單曲"Outside"一推出即躍上iTunes榜上當週的最佳單曲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興許是自去年的Suuns後,一直都沒有聽到非常喜歡的indie / post punk 樂隊,Lowline的出現對我來說真是個很大的振奮,整張專輯不但流暢度高,編曲成熟飽滿非常難得完全沒有初生之犢的畏懼青澀,保留了後龐的豐潤鼓譟,卻又以Lowline式的慢火溫吞,將整體旋律緩緩推進。吉他的掃弦不遜於Kasabian的黑闇霸氣、卻也有The Verve磅礡大氣的氛圍描摹,在Lowline這支新晉樂隊中屢屢發現不少所熟悉大牌樂隊的影子。

Official    MySpace    Last.fm    Amazon